都是有緣人 編心話 他山之玉 客座隨筆 與我聯絡 保險理財 客戶資訊 生活寫真 閒人閒語 我的故事 首頁
       
 

尋找有心人

某大師說,做保險要做得好,最緊要是有心。你是有心人嗎?你也想為自己的事業尋求突破嗎?

大同理財(GIA) 有個闊的平台,各類保險、投資或財務產品俱備,是個難得的好地方,可以讓你盡展所長。

想多一點了解我們,歡迎隨時與我聯絡。

Give yourself a chance!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earning one million a year? It’s possible!

Financial planning has been a grooming industry these years. With the rise of aging population,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ers will be in great demand in this decade. It’s time you seized this mega trend!

We are a team of dream painters. We help our clients’ financial dreams come true. With this passion in mind, we have successfully made our own millionaire dreams come true as well!

We are looking for high caliber candidates like you to be our Financial Planners and Financial Planning Management Trainees to expand our business. If you are a degree holder (or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s), if you are articulate and a good listener, if you have a dream of being a millionaire, we are interested!

Send your resume to us and give yourself a chance!

Maurice Ip
Tel: 9094 7711
E-mail: mauriceip@mauriceip.com


AIA聘3千人 具正能量優先

金融海嘯直搗金融業,不少專才失業、轉工。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下稱AIA)高級副總裁及總經理(香港及澳門)容佳明表示,這正是企業負起社會責任,提供就業平台的好時機。為了拓展財務策劃業務,AIA將於今年提供約3千個職位,大專畢業生及非大專畢業生名額各佔一半,以把握2009至2012的黃金時機。

海嘯推動財策需求

yung容佳明分析,財務管理在未來將有不俗的發展,原因是港人對財務策劃的概念漸漸成熟:「經過97年的金融風暴和沙氏,再加上政府推行強積金,加深了港人對理財的認識。」今年金融海嘯,更讓港人體會投資及儲蓄平衡的重要性,對理財的需求大增。 AIA將把握2009至2012年的黃金時機,積極拓展業務,目標是招攬具5-6年資歷的銀行、會計從業員。美國友邦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副總裁及財務策劃部主管林忠成指出:「大學畢業生要考齊執業牌照要3至4年,故單靠內部培訓一定不能趕上市場發展。」 他回想,97金融風暴、科網爆破及沙氏期間轉行至AIA的同事,多能成功留下並發展至今:「具經驗的同事不用半年就能晉升經理級,可以自行發展業務小組。另外,收入增長至少2成者則有75%。」

溫室新生代 宜多嘗試

「剛畢業或就業不過幾年的新生代,屬於溫室成長的一輩,對逆境的適應力較弱。」容佳明指出,「我們希望應徵的年輕人持有正確的心態,多嘗試工作要求以外的事情,惟有這樣才能承受社會、上司、客戶3大方面的壓力。」他以足球員作比喻,叫年輕人努力尋找或拓展可供發揮的平台:「碧咸技術再好,若只放他在後衛,又如何施展腳法?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舞台,只在乎自己有沒有把握機會。」 他亦鼓勵年輕人要培養正面思考,「我常常說,1個問題至少有3個解決方法,而其中又會有一個是你認為最好的。」經濟逆境下,員工和上司都要共度時艱。他認為,懂得「建議上司」的員工能在對方心中加分:「不過大前提是要尊重上司的意見,如建議沒被採用,也千萬不要『黑面』。」

事事主動 成營業奇葩

carrer path資深分區經理林桂芝兩年多前加入AIA,曾任外資企業銷售及市場部的她,花了兩年半,終於決定投身成為財務顧問。 「做這一行要夠親切、體貼,否則難做得長。」經常臉帶笑容的她,由營銷員躍升到分區經理,是公司內數一數二的「奇葩」。她認為全靠事事主動的性格。「第一天入職,我便希望知道所有服務產品的詳細資料,並以顧客的角度認真審視。」父母都曾憂心她的工作,但親眼目睹女兒代表AIA在海外會議致辭後,都為她的成就感到驕傲。

年資較短的伍嘉莉本是酒店管理專才,去年8月加入AIA,現職財富管理顧問。除基本的財務管理技巧,她亦在工作中加入個人既有優勢:「有客人知道我本做酒店,會問及相關事宜,如折扣優惠,我很樂意協助,讓服務更周全。」

面試常見問題

1. 個人弱項(提示:勿答「沒有」,人是沒完美的。)

2. 對公司有何貢獻(提示:和要求薪酬有關,要求愈多,理應貢獻愈多。)

3. 期望 ‧對3至5年後,在行業發展的計劃及展望。 ‧過去的薪金是否合乎理想? (提示:一位月薪2萬元的銀行從業員應徵AIA,被問期望的薪金多少,他答曰:「約2萬元吧。」結果立即被out:「這一行遠比銀行辛苦,他連想賺多點的心也沒有,很難熬3至5年。」)

4. 個人提升能力:平日愛看的報紙/版面;對行業執照的認識。(提示:要成為專業,必須好學不倦:「如果連普通新聞都不看,可見個人提升的能力有限。」)

容佳明指出,「返工最忌將問題拋給上司。」他說,困難是公平的,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趁機好好訓練自己,為自己和上司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法。


 

「富翁」?「負翁」?

物價高漲降低了貨幣的購買能力,利息收入減少延緩財富增加的速度,而國內這股氣勢正在逐漸形成中,這意味沒錢可以存定存的「月光族」、「薪光幫」,將面臨更將嚴苛的環境考驗,如果無法度過此一難關,不排除又要創造出一批「負翁」階級,所以,為避免此一惡性循環的產生,財務知識的普及教育就益發重要了。

如果「月光族」想擺脫成為「負翁」的未來,有三件是不得不立即執行

1.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很多「月光族」、「薪光幫」經常用沒錢可理的藉口,來逃避面對自己的財務狀況,然而們卻經常忽略一條很重要的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是說,如果無法弄懂自己的問題,如何再延伸到家庭、社會乃至於國家呢?套到財務面的邏輯來推演,如果沒有正確的財務觀念,可能會弄垮自己的生活,甚至於影響到家庭、社會及國家。因此,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對於個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如果連基本的量入而出都無法做到,難保哪天收入不足時就會產生一大堆問題來,大家熟知的卡奴不就是這樣產生的?所以只要有了正確的觀念就可以扭轉此一劣勢。

2.財務知識的多元吸收,有了正確的財務觀念只能做到消極的防止「月光」而已,若不想成為「負翁」還需要增加財務知識的吸收,因為財務知識包括理財規劃、理財工具等較為實用的知識內容,故吸收財務知識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個人能夠有財富增長的機會,讓「負翁」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富翁」。

3.奉行不悖的財務紀律,很多人避談財務問題主要的原因就是執行問題,簡單說就是根本搞不懂自己的財務狀況,當有了正確的觀念後,等於是揭開個人財務的面紗;當具備相關的務實知識,等於就有了改造現在,扭轉未來的能力及工具,但如果不去確實執行,到頭來也只是虛晃一招罷了,所以能養成財務紀律並奉行不悖,才是「月光族」擺脫「負翁」的關鍵,最簡單具體的作法就是「記帳」,因為此一動作可以讓「月光族」清楚的知道自己資金的來去狀況,錢流到哪裡?花在什麼用途?都能留下清楚的軌跡。只要照著過去軌跡所呈現的事實,改變或調整現在的作法,就可以從現在開始扭轉「月光族」的未來,不但可以擺脫「負翁」,更有機會晉身「富翁」。

阿姆斯壯踏上月球時的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月光族」並不可怕、也無需恐懼,因為只要願意跨出改變的步伐,就能在未來的人中找到成為「富翁」的本質,所以趕緊執行以下三件事吧。

1.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

2.財務知識的多元吸收

3.奉行不悖的財務紀律

 

 


Maurice & Friends

我的團隊。

05年5月,我隻身加盟大同理財,隨後再有8人加入我的團隊。

做保險營銷隊伍的管理工作不易,縱有十年經驗,我仍覺自己認識得實在太少。

我們的團隊,以四個L 為目標:

Live : 要活出自我,無憂無慮;
Learn : 要不斷學習,力求進步;
Love : 要愛自己,也愛別人;
Leave a legacy : 為社會作出貢獻,為生命留下光彩。

我們的價值觀如下:

- 投進熱誠(Passion) ,追求卓越;
- 只要服務一流,自有最佳回報;
- 要有紀律的文化,也就是負責任的態度;
- 良好的關係,有助成事的機會;
- 力求Fair ,而不是Equal 。彼此互敬互重,放下自我。

我們的使命: 因應客戶的個別情況設計出最佳的財務計劃,為客戶提供一 份安心(Peace of mind) 。並透過定期的溝通,令計劃配合到客戶不同的需要;宣揚正確的保險及投資態度、對家人的關心及愛護,以及一些健康的訊息;節省客戶理解複雜的財務產品的時間,讓客戶有一個優質生活。

你可有興趣成為我們的一分子嗎?


每月儲一萬才有退休保障!

作者:姚遷 (信報) 20051106

本港的六合彩時不時製造出身家數千萬的新富翁,使到不少港人,甚至遠在廣東、福建甚至台灣的人都趨之若鶩。不過,比起美國的強力球(Power Ball)彩票,六合彩就只是小巫見大巫,事關在最近一次開彩前,強力球已經連續二十期沒有人中頭?,累積彩金高?三億四千萬美元(約二十六億五千萬港元),吸引了無數外地人不惜穿州過省去買彩票,更有不少人跟著人氣電視肥皂劇《迷》(Lost)中的神秘中?號碼來下注,結果由來自俄勒岡的幸運兒一注獨得這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單一彩金,馬上晉身億萬富豪的行列。

這種忽然天降橫財,本身並沒有龐大生意和負債的新晉富翁,只要不是遇人不淑,再怎樣不善理財、投資再保守,也不容易花得掉成副身家。不過,對普通打工仔女來說,既沒有那麼好彩中了大額彩金,又不想做到死為止的話,那就要在自己有賺錢能力的時候開始籌劃退休金,不然就沒有「老本」可吃了。

據某銀行最近的一份本港市民退休問題的調查顯示,受訪者都認識到在職時收入愈高者,將來所需的退休金數目也愈高,他們更估計港人平均要有五百萬退休金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五百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假設打工仔由三十五歲開始用三十年去儲蓄,如期間沒有任何投資回報,則每月要存起一萬三千八百八十元!如果回報只屬一般,則估計每月也需存起八千至一萬元,相信八成以上的人都無法「達標」。

但現實是,本港人口老化的問題已迫在眉睫,到了2030年左右,每四個港人中就有一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現在才實施了數年的強積金(MPF)已被公認是不足夠養老的,市民仍須要在MPF以外自行「補充」一筆退休金。

行政會議「新貴」之一,前醫管局主席梁智鴻醫生就坦承常被市民質詢,在目前政府大削社會福利的情況下,將來會否出現大家要「賣樓去養阿媽、破產來醫阿媽」的現象,他自言不懂得如何回答。

作為新任的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梁醫生就看到未來的安老政策並非只限於退休保障,還必須包括醫療等配套項目,而這些都是無財不行,到最後更可能要市民自己付鈔,可見個人理財策劃工作確任重道遠,關係到大家將來退休生活素質好壞。


招聘

除了銷售服務外,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招聘及管理。我必須找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讓我的團隊壯大。

首先,我要物色合適人選。我認為從事這個行業,學歷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勤力,有上進心,有使命感,願意以服務他人為己任。這個說來容易,但做起來,也可以很難的。沒有人是完美的,只要肯認真學習,不怕失敗,一定會做得成功。

我會讓候選人認識我的團隊,以及保險理財事業的發展。候選人會先透過講座初步認識行業及公司;接著是三次的基本訓練課程,兩個性格及心態測試,再透過其自然市場(natural market)的分析,看看成功機會如何,最後才作出決定。

當然,我也要負責團隊的培訓、管理、輔導及鼓勵等工作。培訓對新同事非常重要,對我來說,訓練新人也會讓我學到更多,所謂教學相長也!


工作信念

我的使命 :

以服務別人為己任,宣揚對家庭的關係、愛心及責任感。讓世界更加美好。

我的願景 :

建立一個專業團隊,提倡健全的財務策劃的觀念, 讓更多家庭獲得保障, 讓更多人有安穩的退休生活。也讓愛心、關懷、責任感等美德更發揚光大。

營運哲學 :

我希望每一位成員,在團隊裡都有一個「家」的感覺。在這個家裡面, 你會有很大的自主空間。大家彼此尊重, 互助互諒,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在這裡, 每位成員都會獲得公平的對待 (Fair),也就是說,,每人都有均等的機會去爭取更好的待遇。


今天還是入行的時候嗎?

二零零一年,美國職業週年評鑑2001<< Job Rated Almanac >>做了一個全美最佳工作 (The Top & Best Job)的調查,以壓力、收入、前景、職業穩定性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來評選,結果排第一的是 : 個人財務策劃師。所謂個人財務策劃師,也就是為客戶提供投資、保險、稅務等財務意見的工作。以下幾點的分析,可以客觀地了解為何這是入行的好時機。

The Wellness Revolution :

近十年來,歐美吹來一陣健保之風,稱之為「Wellness」。也就是個人健康的追求。是故一切有關個人健康的產品或業務都有很大的發展,如健康食品、健身服務、美容瘦身、醫療服務,環保服務等。在香港,打開雜誌,你會發現很多這類產品的廣告,就連麥當勞、家鄉雞也想一改Junk Food 的形像。近年也有一種驗身的傳銷,發展得很快,很多醫院、診所也順應潮流,推出各種驗身服務。

這種追求健康的風氣,令醫療保險,危疾保險等近年大受歡迎,而且會繼續發展下去。

人口老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一股嬰兒潮。此後經濟的發展都跟這股嬰兒潮有莫大關係。以香港來說,嬰兒潮產生於六十年代,今天他們約四十來歲,是香港人口最多的一群,他們生育較少,也明白人口老化的問題,將來自己退休必定要靠自己的事實,這些人需要的是什麼?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家庭、有穩定的事業,他們關心子女的將來,也開始盤算自己退休生活的需要,是故保險,退休計劃都是他們需要的產品。

醫療費用昂貴:

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城市病卻越來越多;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費用卻越來越昂貴。這是不爭的事實。香港醫管局早已表示不可能無了期的 資助市民的醫藥費,部份醫療費用早已由病人自己承擔,政府也多次提出全民醫療儲蓄計劃來試探市民反應了。這帶出了很強烈的訊息: 大家應該為自己的醫療開支未雨綢繆! 醫療保險將成為大家的必需品。


從事保險行銷工作的好處:

一. 獨立自主、多勞多得。

從業員的工作彈性很大,發揮空間很多,工作模式獨立自主,不需處處受上司監管,也沒有辦公室的政治的問題,因為賺多少錢,升職與否完全由自己決定。

二. 收入無限

這是多勞多得的工作,你勤力的,收入自然會多。而且佣金有七年之多,年資愈長的從業員,收入愈豐厚。

三. 個人成長

這是對人的工作,每個客戶我們都要深入了解他們的背景,當中不少成功人士,或者對家庭很有責任感之人。我們與他們相處日久,當然也學會了不少。是故很多從業員都會同意,這個行業最大得著是自己的成長。

四. 成本及風險極低的生意

做保險營銷就像經營一盤生意,但這盤生意無需高昂的租金,也無需很大的資本去買貨,更沒有貨的問題。事實上,我們都是自僱人士,在營運有很多方便。


保險是甚麼 ?

- 胡適說:保險就是今日做明日的準備,生時做死時的準備,父母做兒女的準備,兒女幼小時做兒女長大時的準備.

- 丘吉爾說:如果我能半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險"這兩各字寫在家家戶戶的門上以及每一位公務人員的手冊上.因為我深信,透過保險,每個家庭只需付出微不足道的代價,就可獲得充分的保障,以免遭萬劫不復的災難.

- 李嘉成說:別人都說我富有,擁有很多財富,其實真正屬於我個人的財富是給自己和家人買了足夠的人壽保險.

- 羅斯福說:一個有責任的人對父母兒女珍愛的表現,乃在他對這個溫罄幸福的家庭有萬全的準備.保持適當的壽險,是一種道德責任,也是國民應負的義務.


銷售

你可以說我是一名推銷員,但我銷售的並不止一份產品,而是一個概念,一個未雨綢繆、積穀防飢的概念,一份對家庭的關懷及愛心。與其他推銷員不同,我們不是教人消費,而是教人儲錢,為家人、為自己的將來準備一筆應急錢。

我會先了解客戶的需要及想法,然後提出一些可能被忽略的問題,在客戶同意之下,再建議一些解決問題的財務方案。客戶接受建議之後,也就是我售後服務的開始,包括定期的計劃檢討,以確保客戶的目標得以達到。


 

我們的銷售圈:

1) 尋找客戶 : 我們的對像是健康的、有經濟能力的、及有責任感的人士。
2) 邀約會面 : 我會以電話或書信方式邀約一個簡短的面談機會。
3) 初次面談 : 了解客戶的需要及想法,提出問題,建議一些解決問題的財務方案。
4) 策劃建議書 : 就客戶所提供資料,設計一個合適計劃。
5) 第二次面談 : 講解已準備好的建議書。若客戶同意,為客戶開始審核程序。
6) 派發及講解保單 : 保險公司審核客戶的健康及財務資料後,會發出保單。我們便再約會客戶,為其講解保單重點。
7) 售後服務 : 定期檢討客戶需要。

穩健理財三角

過去,不少香港人抱著搵快錢的心態,從股市及樓市中賺取厚利,明顯就違反了『穩健理財三角』理論,犯上理財大忌,將安全感完全擺在投資回報上,莽顧生活保障;市場暢旺固然一夜致富,然而稍有不慎,就要面對一鋪清袋的危機,事實上,97年一場金融風暴令數百萬計的香港人吃盡苦頭,黃金夢碎,開始變得腳踏實地,期望透過完善的理財規劃為自己創造財富。

今天就讓我們用這幅理財三角的圖畫去檢視我們的理財方向吧。

(1) 保障:
工作收入成為我們的現金流,收入減除日常開支後就是我們可作儲蓄及投資的金錢。一部分用來買保險,以防一旦有事,有即時現金作保障,應付生活所需,甚至遺產的處理。

(2) 現金流:
在現金方面,我們也需預備三至六個月的收入作為備用現金,以備失業、家庭意料不到的突然支出。如果收支不平衡的話,就有必要重新規劃,千萬不要先洗未來錢,或借貸度日。

(3) 目標儲蓄:
如果收支平衡,又有餘錢,可以問一問自己有什麼投資目標,例如結婚、買樓、供子女讀大學等等。我們建議可用一筆過供款或按月按年供款形式作目標儲蓄。市面上有5、8、10年期不同保本、目標儲蓄及年金計劃適合謹慎、不喜冒險的市民大眾。

(4) 投資:
喜歡進取一些的,可以選擇不同風險的投資,近來最流行的非基金莫屬,透過專業管理用基金方式購買一籃子的股票債券、期權等分散風險。各大保險公司已有不同的基金計劃,可供客人選擇。

(5) 投機:
最高風險的莫如投機了,包括期權,孖展、認股證、三四線股票、衍生工具、炒樓等,所以擺在理財金字塔的最上層。回報固然可觀,風險亦大,市民需三思而行。

今天的保險從業員已不單為你提供保險需要,同時也為你提供各類型的財務產品。由此理財金字塔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正確理財之方法。

資料來源: 香港人壽保險從業員協會會訊03年11月號


青 年 學 理 財 練 好 3 絕 招
<蘋果日報> 日期 : 2004年10月05日

任 誰 都 知 道 , 有 效 的 理 財 計 劃 愈 早 實 行 , 對 自 己 的 將 來 愈 有 利 , 因 為 在 投 資 理 財 的 觀 念 中 , 時 間 是 最 重 要 的 因 素 之 一 。 任 誰 也 知 道 , 年 輕 人 的 心 是 多 麼 的 不 羈 , 他 們 在 追 逐 浪 漫 的 情 懷 時 , 往 往 把 理 性 的 思 維 空 間 擠 壓 得 無 處 喘 息 。 可 幸 的 是 , 由 香 港 「 七 一 」 遊 行 , 以 至 上 月 的 立 法 會 選 舉 , 均 見 愈 來 愈 多 年 輕 人 走 出 來 表 達 意 見 , 足 以 顯 示 他 們 對 未 來 日 趨 關 心 。 現 在 就 讓 我 們 談 談 與 年 輕 人 息 息 相 關 的 理 財 秘 笈 。

初 投 社 會 的 年 輕 人 , 對 於 運 用 資 金 的 觀 念 , 常 會 停 留 在 學 生 時 期 ─ ─ 「 有 多 少 花 多 少 , 想 買 甚 麼 就 買 甚 麼 」 的 階 段 , 部 份 甚 至 會 濫 用 銀 行 借 貸 及 信 用 卡 消 費 , 以 致 陷 入 負 債 纍 纍 、 入 不 敷 支 的 窘 境 。 現 代 年 輕 人 的 消 費 觀 念 愈 來 愈 前 , 膽 子 也 愈 來 愈 大 , 據 調 查 顯 示 , 他 們 當 中 有 34% 已 淪 為 負 資 產 , 57% 樂 於 先 使 未 來 錢 , 有 48% 的 人 更 不 會 為 自 己 成 為 負 資 產 而 感 擔 憂 。
為 糾 正 這 股 歪 風 , 我 們 擬 定 了 一 套 理 財 秘 笈 , 秘 笈 的 修 煉 者 必 須 養 成 良 好 的 理 財 習 慣 , 但 並 不 一 定 要 特 別 聰 明 。

要 養 成 儲 蓄 習 慣

理 財 內 功 心 法 之 一 , 是 要 養 成 儲 蓄 習 慣 。 對 於 年 輕 單 身 族 而 言 , 理 財 方 面 不 妨 給 自 己 多 一 點 點 壓 力 。 適 度 的 儲 蓄 是 必 要 的 , 因 此 , 年 輕 人 應 強 制 自 己 養 成 儲 蓄 的 習 慣 , 令 財 富 積 少 成 多 。 一 方 面 , 儲 蓄 所 帶 來 的 資 金 流 動 性 , 是 沒 有 其 他 產 品 可 以 替 代 的 ; 另 一 方 面 , 儲 蓄 是 一 切 理 財 行 為 的 基 礎 。 採 取 強 制 性 儲 蓄 手 段 , 才 可 為 將 來 置 業 、 買 車 以 及 結 婚 生 子 等 目 標 累 積 資 金 , 屆 時 你 將 會 發 現 , 自 己 的 達 標 比 沒 有 儲 蓄 的 人 輕 鬆 得 多 。 而 具 體 的 做 法 可 以 是 , 為 自 己 訂 定 一 個 每 月 儲 蓄 的 最 低 數 額 或 比 例 , 當 累 積 到 一 定 金 額 時 , 可 將 活 期 存 款 轉 成 定 期 , 或 者 用 於 投 資 開 放 式 基 金 。

保 險 愈 早 買 愈 妙

接下來要 介 紹 的 是 理 財 第 一 式 : 「 未 學 打 , 先 學 防 守 。 」 慎 選 保 險 抵 禦 風 險 以 未 雨 綢 繆 , 是 人 生 理 財 的 重 要 內 容 。 由 於 未 來 可 能 會 遭 遇 各 類 難 以 預 計 的 風 險 , 譬 如 疾 病 、 失 業 等 等 , 雖 然 情 況 不 一 定 會 發 生 , 但 對 單 身 者 而 言 卻 相 當 重 要 , 故 為 此 作 好 準 備 , 亦 是 理 所 當 然 的 。 而 且 , 保 險 愈 早 買 愈 化 算 , 不 但 保 費 少 , 受 益 時 間 也 長 。 由 於 年 輕 單 身 族 的 收 入 水 平 和 穩 定 性 相 對 較 低 , 而 消 費 性 支 出 則 較 多 , 我 們 建 議 可 選 擇 保 費 較 低 但 保 障 較 高 的 意 外 險 和 定 期 壽 險 為 主 。

理 財 第 二 式 : 「 選 定 投 資 工 具 。 」 對 於 平 時 沒 有 太 多 空 閒 處 理 投 資 事 宜 的 年 輕 人 來 說 , 開 放 式 基 金 是 不 錯 的 選 擇 。 年 輕 人 可 考 慮 定 期 定 額 購 買 基 金 , 這 計 劃 又 稱 為 「 單 位 平 均 成 本 法 」 , 意 思 是 指 投 資 者 每 隔 一 段 固 定 時 間 ( 通 常 是 一 個 月 ) 便 投 資 固 定 金 額 於 固 定 基 金 上 , 毋 須 在 乎 進 場 時 水 平 , 也 不 必 在 意 市 場 價 格 的 起 伏 。 定 期 定 額 最 大 的 好 處 , 在 於 起 點 比 較 低 、 而 且 操 作 比 較 簡 單 。

理 財 第 三 式 : 「 積 極 裝 備 自 己 。 」 年 輕 單 身 族 由 於 在 短 期 ( 一 般 指 5 年 內 ) 的 財 務 目 標 並 不 顯 著 , 因 此 應 趁 這 段 時 間 裝 備 自 己 , 一 方 面 可 繼 續 進 修 以 充 實 自 己 , 以 增 強 日 後 的 競 爭 力 , 另 一 方 面 亦 要 多 關 注 金 融 市 場 的 發 展 。 若 能 將 儲 蓄 所 得 的 資 金 , 投 放 於 一 些 難 得 的 投 資 機 會 , 那 麼 達 成 財 務 目 標 的 機 會 便 大 大 提 高 了 。

平 凡 中 透 發 真 理

上 述 數 個 招 式 , 似 屬 老 生 常 談 , 乍 看 之 下 可 能 令 人 感 到 平 平 無 奇 , 但 世 事 玄 妙 無 窮 , 在 平 凡 中 總 能 透 發 真 理 。 只 要 各 位 年 輕 人 堅 持 「 練 習 」 , 相 信 有 朝 一 日 , 大 家 或 能 憑 一 套 平 凡 的 少 林 羅 漢 拳 , 打 遍 天 下 無 敵 手 呢 !


保險損失補償原則不可不知
文: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助理教授葉家興 24/02/2004 <太陽報>

台灣一個著名的經濟學者此刻正在本港一所大學擔任訪問桝授,他的著作豐富,又在本港報章發表文章,將生硬的經濟學觀念以散文方式陳述,對經濟思維的推廣貢獻良多。然而,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醫療保險賠償的親身遭遇,卻顯示對保險的原則認識不清。著名的經濟學者都如此,更不用說是一般市民。筆者見過許多保險糾紛案件,爭議的起源往往是被保險人誤解了保險的本質,因此覺得有必要談談保險原則的問題。

保險的精神是一種風險轉移(Risk Transfer)。它把未來的「不確定性」所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透過補償的方式,使損失控制在可預見與可容忍的範圍內,因此人們能夠在可計算的成本與收益之間,進行理性的決策,以從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換言之,保險減少了由於不確定而對未來產生的恐懼,由此刺激了人類的創新潛力和動力,加快了經濟社會進步的步伐。因此,保險有改善經濟效率的功能。

保險不容發災難財

厭惡風險的投保人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然而保險公司並不是天生存在的風險承受者。保險公司的保費,一點一滴的來自於眾多不願和不能承擔風險的人們。因此一個投保人損失所獲得的金錢賠償,歸根究柢實是從其他的投保人而來,這就是所謂風險共享(Risk Pooling),也就是即中國人說有難同當的精神。當風險共享的人數夠多時,保險便實現了數學上的大數法則,把風險的不確定性降低,使損失更加容易預測。

正因為投保損失的賠償來自於其他投保人,因此,賠償的金額不可以超過損失的金額,否則低風險的人一定不願意加入這個風險共享團體。試想,誰會願意拿自己的錢去補貼別人令其獲利呢?所謂保險的「損失補償」(Loss Indemnity)原則,正是要令投保者在發生意外後,可得到合理的賠償而不致蒙受經濟上的損失。賠償的數目應是損失的數目,不多也不少,令投保者回復原來的景況。要是投保者可在賠償金額上獲得利益,便可能會引起投保者的不正當動機了。

舉例說,某廠家擁有的機器設備價值500萬,他同時向兩間保險公司購買機器火險各500萬。如果不幸發生火災導致設備全毀,而兩間保險公司各賠償該廠家500萬元,豈不是令該廠家因災害而獲利?然而,這種獲利何處而來?其他一樣買了火險但小心維護設備安全的廠家,會願意把自己繳的保費拿去讓別人獲利嗎?

保險不是賭博,為了避免道德風險,以及確保保險損失補償的原則,對於重複保險的情形,保險合約條款中有各種方式,如比例分攤、平均分攤、指明賠償順序等不同的規定,目的就是避免投保人從損失中獲利。

重複保險條款並不適用於人壽保險或人身意外保險,因為生命及身體器官的價值難以用金錢衡量。既然價值難以衡量,也就沒有超額投保的問題。雖然如此,為了避免犯罪動機與保險詐騙,一般保險公司對與身份、收入大不相符的保險申請,仍然採取謹慎承保的態度;如有巨額、多張保單的保險索賠,也必然會嚴密調查,以維護保險精神和良善投保人的利益。


醫療保險分兩大類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醫療保險索償。目前市場上的醫療保險產品有「實支實付型」與「住院現金型」兩大類。「住院現金型」的保險不論住院費用多寡或是否已獲其他醫療補貼,只要確實有住院記錄,即可獲取現金賠償。購買這種保險的投保人可能獲得高於實際住院支出的賠償數目,明顯違反了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但因為目前保險公司花在醫療保險的平均每件理賠金額遠低於人壽保險,在買賣雙方都相安無事的情形下,這種怪現象到現在仍然存在,還沒有出現大的爭端。

至於「實支實付型」的保險賠償,是以投保人實際付出的醫療支出(門診、住院、手術等)為準,因此保險公司只接納帳單正本作為索償之憑證。帳單正本的要求,是要避免向多間保險公司重複索償,產生保險賠償大於實際醫療支出的額外獲利。這種規定在保險條款中清楚明訂,就是要告訴投保人「實支實付」的醫療保險多買無益。即使多買,事後想以帳單影印本申請索償也不會被接受。

保險是一個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法律合同,雙方都有義務遵循合約的規定。即使是著名的經濟學者,如果不明白保險的本質與精神,不明白不同保險產品的區別,反而誤導讀者的保險概念。這種誤解對保險業、投保人都不利,同時,錯誤之後,在報上大作「本尊與分身」、「正本與影本」的文章,這不但無助於提升讀者的經濟思維,反而誤導市民的保險概念。這種誤解對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都不是好事,同時,錯誤的訊息還可能影響保險市場供需的穩定條件。


新 興 投 資 發 「 死 人 」 財
Source: Apple Daily 20-7-2004

購 絕 症 者 保 單 回 報 高

投 資 股 市 紋 風 不 動 , 買 樓 保 值 樓 價 不 升 , 還 有 甚 麼 可 以 投 資 ? 外 國 興 起 一 種 另 類 投 資 , 可 說 是 發 死 人 財 , 竅 門 是 向 一 些 罹 患 絕 症 、 時 日 無 多 的 病 人 , 購 入 他 們 的 人 壽 保 險 單 , 幫 他 們 供 保 險 費 , 待 他 們 病 逝 , 再 賺 取 那 筆 保 險 金 。 聽 來 冷 血 , 但 投 資 者 大 不 乏 人 , 不 少 人 更 獲 利 甚 豐 。

自 九 ○ 年 代 初 愛 滋 病 開 始 肆 虐 , 人 壽 保 單 買 賣 乘 勢 興 起 , 不 少 愛 滋 病 人 透 過 出 售 保 單 , 換 取 現 金 供 餘 生 所 用 。 這 種 投 資 儼 如 發 死 人 財 , 直 至 近 年 才 有 獨 立 投 資 者 有 興 趣 , 保 單 售 價 通 常 約 是 保 險 金 三 成 , 轉 手 成 交 後 由 投 資 者 續 供 保 費 。

愈 早 病 逝 獲 利 愈 豐
投 資 保 單 是 否 有 利 可 圖 , 關 鍵 在 於 是 否 能 準 確 估 算 投 保 人 的 死 亡 時 間 , 對 方 愈 早 死 , 利 潤 就 愈 高 。 金 融 資 產 拍 賣 組 織 Foster & Cranfield 發 言 人 肯 尼 迪 說 : 「 投 資 者 會 根 據 病 人 醫 生 的 全 面 診 斷 , 對 病 人 餘 下 壽 命 長 短 作 出 評 估 , 計 算 投 資 風 險 。 」
英 國 劍 橋 郡 四 十 九 歲 農 夫 哈 利 , 就 是 這 門 投 資 的 高 手 。 他 兩 年 來 買 入 七 份 人 壽 保 單 , 一 份 成 本 最 高 可 達 一 百 八 十 九 萬 港 元 , 但 每 份 平 均 可 賺 取 高 達 四 成 的 利 潤 。
他 說 : 「 我 購 買 的 保 單 中 , 最 年 輕 的 投 保 人 只 有 三 十 歲 , 他 賣 出 保 單 後 不 夠 一 年 就 因 癌 病 死 了 。 不 錯 , 這 門 投 資 令 人 傷 感 , 但 我 買 入 他 們 的 保 單 , 既 替 他 們 即 時 解 決 財 窘 , 又 提 醒 自 己 活 很 幸 運 。 」

該 死 不 死 變 虧 本 貨
但 投 資 必 有 風 險 , 這 門 投 資 也 可 以 虧 本 。 金 融 顧 問 休 伊 特 說 : 「 有 投 保 人 出 售 保 單 後 換 來 大 筆 錢 , 圓 了 一 生 夢 想 , 生 命 力 即 時 頑 強 起 來 , 久 久 不 死 。 有 時 很 尷 尬 , 有 買 了 保 單 的 投 資 者 致 電 查 詢 投 保 人 狀 況 , 我 們 不 得 不 坦 白 告 訴 他 們 , 有 些 估 計 該 已 病 死 的 人 卻 身 在 外 國 跳 傘 度 假 。 」

英 國 《 觀 察 家 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