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有緣人 編心話 他山之玉 客座隨筆 與我聯絡 保險理財 客戶資訊 生活寫真 閒人閒語 我的故事 首頁
     
 

個人簡介

 

葉見春 (Maurice Ip)

學歷

  • 1990 香港大學文學院學士(主修英國語文文學)
  • 1991 香港大學教育文憑(英國語文及普通話教學)
  • 2010 澳洲迪肯大學碩士 (保險及風險管理)

工作履歷

  • 1986 – 1987 中學教師
  • 1991 – 1992 記者
  • 1992 – 2005年4月 英國保誠保險從業員
  • 2005年5月 - 獲邀加盟大同理財(GIA)

銷售業績獎項

  • 100 Cases 95, 96, 97, 2001, 2003, 2005, 2006,2007
  • President Club (Prudential) 2003, 2004
  • Super Star (Prudential) 2003, 2004
  • 海外會議資格(英國保誠保險) 97 – 2005
  • 海外會議資格(AIA) 2005, 2006, 2007, 2008,2009
  • 國際優質業務獎(IQA) 94 – 2008
  • 百萬圓桌會終身員(MDRT Life Member)
  • Super Star (AIA) 2005, 2006,2007,2008

專業資格

  • ACS (LOMA) 95
  • Agency Management Training Course (AMTC) 1999
  • 美國壽險理財學院院士 (LUTCF) 2001
  • 英國保誠認可培訓師 Prudential Certified Trainer 2001
  • 美國壽險理財學院院士課程導師 LUTC Moderator 2001 - 2007
  • 美國壽險理財學院院士 LUTCF 導師課程講師 2007
  • 特許財務策劃師 Chartered Financial Practitioner (FChFP) 2004
  • 保險理財規劃師(中央財經大學) 2005
  • 認證財務顧問師 Regis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 (RFC) 2006
  • 國際財策師 Char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 (ChFC) 2008
  • 澳洲及新西蘭保險金融學會高級會員 (ANZIIF Fellow CIP) 2011
  • 國際保險師 Chartered Life Underwriter (CLU) 2012

只怕有心人

葉見春,洋名Maurice(莫銳思),在元朗農村長大,自小以教師為志,希望作育英才。預科畢業後,自薦到一所私立中學任教,再以自修形式考進香港大學英文系,畢業後隨即修讀全日制教育文憑課程,完成後,卻不想事業局限於校園之內,遂投身記者,擴闊視野。九二年十二月再來一個轉變,正式加入英國保誠保險。二零零五年,獲邀加盟大同理財(GIA)。

Maurice在保誠第三個年頭開始來了一個大躍進,業績是第二年的一倍,連續三年超過一百張新保單生意,更十度榮獲百萬元圓桌(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會員資格,擠身全球Top 6%業績保險從業員,並多次出席英國保誠保險的旅遊獎勵計劃。

Maurice也是個出色的培訓師和演說家。在保誠,很多業務員都聽過他的課,在多次的業務講座及新產品推介大會中,都是由他擔任演說嘉賓。保誠更特別委任他為特許培訓師。現在,Maurice 仍擔任職業訓練局的客席講師,為行業的專業訓練作出貢獻。2001年,Maurice 曾接受南華早報旗下雜誌訪問,分享演說的心得。2002年,他更兩度應邀往台灣演說,與當地同業交流經驗。

「中國的紫砂茶壺有個特色,就是越舊,茶漬越多,泡出來的茶味就越香越濃。保險行銷的工作,就像紫砂茶壺一樣,歷史越長久,滋味越香濃。我對保險工作由厭惡到熱愛,又由疏離到投入,當中我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我人生的色彩也豐富了很多。有人說這個行業多勞多得,這不單只在收入上,在個人成長方面也一樣,你肯付出,你所學的,體會到的也就愈多。你問我什麼人適合做這工作呢?答案只有一個:有心人!」他說。


學歷概覽

 

1970–1972 石湖塘幼稚園
早已結業。印象深的是一位頭髮長長、很嚴肅的陳老師。

1972–1978 公立石湖學校
最愛護我的是教英文的陳老師。她令我對英文有興趣,而且有信心,莊家良老師對我的中文影響也大。那時候的作文,他常在課堂中朗讀我的文章,囑其他同學學習。記得小六之時,有一次,因不滿被領袖生呼喝,當全校學生面前跟老師對質,威風非常,卻因此而失去參觀海洋公園的資格。(直到今天,我還未到過海洋公園。)

1978–1984 恩主教書院
最後一年,學習最多,當上英文學會會長、副社長、領袖生、民歌組幹事。當年常站上講台,在早會上,在全校師生面前宣佈事項,膽子也練得大了。

1984–1986 元朗崇德英文書院
這兩年預科讀得最開心,沒有什麼「公職」纏身,只是參與。曾代表學校參加元朗校際辯論比賽,獲得冠軍。與趙聿修中學英文辯論比賽中又勝出,並得最佳辯論員的獎項。也曾參加話劇演出,模仿訓導主任Ms. Wong,維肖維妙,全校觸目。教我世史的Ms Tsang 對我影響最大,是我的恩師。

1987–1990 香港大學
入讀文學院主修英國語文,副修世界歷史及中國文學。入住宿舍明原堂,三年內投入舍堂生活,是一名活躍份子。

1990–1991 香港大學
教育文憑(全日課程),主修英文教學,副修普通話教學,當年教師並不是熱門工作,修讀全日制教育文憑課程的更少之有少。我是英文系新畢業生的唯一代表。


工作經驗

 

1975
那時小學四年班,上午上學,下午到工廠做玩具包裝的工作,四小時,工資港幣五元。做了一個星期因取笑老闆仔而被炒。

1977
小學六年班,上午上課,下午到工廠工作。最初在一間塑膠玩具廠做包裝,因老闆計少了一日糧,跳槽到鄰近光管製造廠,工資八元一個下午。那時工廠內常播放電台節目,收聽電台漸成為習慣。

1983
中五考完會考後,在屯門彩星玩具廠做QC。最開心是認識到一些朋友,好幾位更是同期的會考生。最懷念在午飯後大顆兒在貨倉彈結他唱歌。

1986–1987
初次高級程度會考失敗,未能入讀理想中的港大,卻又不想回校重讀,遂自薦到一所私立中學 「樹德書院」中任教初中。那時一星期四十二課,每天上午八時至下午六時,月薪只得二千六百元,但教私校的經驗非常難得,令我大開眼界,也令自己曾一度打算以教師為終身職業。

1990–1991
全日制的教育文憑課程很悠閒,遂到英訊教英文,其後當上課程主任,又到聖類斯夜中學教英文,在聖保羅夜中學教中國歷史,又在聖哥利亞夜校教會考英文,連同私人補習,一個星期做足六天,月入也過萬。

1991–1992
教育文憑畢業後,想試試其他的工作,反正已獲取教師的專業資格,將來要回校教書應該沒有問題。適逢前舍堂導師文灼非正為壹傳媒籌辦一本教師雜誌 (後定名為“教師世界”),急需用人,遂走去當記者,採訪教育界故事。這一年的經驗很好,學習到一本雜誌的運作,更令我喜歡了撰寫人物故事。這年半的經驗,也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令我確信自己其實並不太適合在校園工作。

1992–2005年4月
92年12月,正式投身保險事業,在英國保誠當從業員。94年晉升為助理營業經理。98年晉升為營業經理。

2005年5月
正式加盟大同理財(GIA)


我的名字

 

我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三天之後就是春節年初一,父親遂把我的名字定為見春,取其樹葉見到春天的意思。我一直不太喜歡這個名字,打算更換成人身分證之時順便改名。但中學讀普通話課外活動班的時候,來自北京的老師讚我的名字改得好,說甚麼代表希望、朝氣。我告訴他,他是唯一稱讚我名字的人。他說我應該欣賞自己的名字,因為那是父母給予的禮物。此後,我便打消了改名的念頭。

讀大學的時候,在宿舍的雙週刊寫起專欄來,改了個筆名燕語。做記者之時,曾在華橋日報教育版寫文章,用過春霖、葉遠寧等名字。此後,也有在其他雜誌投稿,最多用的名字是葉文清。

至於洋名,預科時叫Eric,入大學後,發現了很多個Eric,遂改作Maurice。為何改這個名字? 那是牛津字典裡頭找到的,見少人用,就選了這個。


我的興趣

 

我喜歡閱讀。但求學之時,我只會看教科書、參考書、雞精書。讀預科的時候,多得中文科老師的訓練,開始逛二樓書店。大學畢業後,才發覺身邊不能沒有讀物。從事保險業後,閱讀,既是學習,也是減壓的好方法。報章的副刊、雜誌、小說、散文,以及一些人物故事、勵志哲學書籍等都是我的所好。我訂閱的報刊包括:明報、信報、明報月刊、信報月刊、壹週刊、茶杯。

運動方面,我喜歡游泳、健身(近兩年才開始,每週約四次) 。

興趣方面,我最喜歡唱歌。我腦海裡永遠都像有音符似的。獨處時,我總會不期然的哼起歌來。讀大學的時候,有人叫我「走廊歌手」,因為我常常走著路都唱歌。其他的如逛書局,在咖啡室內打發時間、電影、舞台劇等都是我的至愛。


我為何選擇以保險為終身事業

我自小以教師為志,但這個志願,在我修讀教育文憑之時開始動搖。

那一年的課程令我了解了教師的工作,也多了解了我自己。我醒覺到,我過往喜歡的,是教學,而非教育。我的確很享受站在講台上授課的感覺,但那只是知識的傳授,一個教師的工作,豈只是傳授知識這麼簡單呢?那些輔導、紀律、課外活動等都很重要的,我既然不喜歡這工作的全部,便要想清楚是否以它為終身職業了!是故一九九一年六月,當我有機會嘗試記者的工作時,我便放膽去試了。當時一心想著,如果記者不合適,才回去當教師也可。

我當初為何會以教書為志呢?想深一層,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的態度。我在農村長大,對一個商業社會認識有限,甚至有點兒恐懼,是故自己只想留在自己熟習的環境中,也就是校園了。我就是潛意識地要逃避自己一直不認識的商業社會,所以告訴自己要留在校園當教師。但我真的喜歡這工作嗎? 這工作適合我嗎? 我沒有想清楚。我當過記者之後,發現外面的工作其實也不會太難適應,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回去當教師呢。遂想到去試試其他的。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個心態,就是逃避陌生,只希望留在自己熟識的安樂窩(comfort zone)中,只是自己沒有察覺而已。

當記者之時,有一次與攝影師閒聊,他問我月薪多少,我坦白的告知是八千。他聽後在笑,笑我好跟他撒謊。他說壹傳媒記者個個大學畢業,月薪都過萬,那有八千那麼少呢?我聽後心裡頭很酸,因為這的確是事實,我月薪的確只有八千,當時我覺得自己的工作表現不差,編輯常稱讚我的文章寫得好,為何薪金會比人低呢?其後,適逢我在壹傳媒已一週年,遂主動要求調整薪酬,老闆坦承我的薪金是偏低,加我百份之五十,也就是萬二,但我已有點意興闌珊。我想到打工,待遇始終會受一些人為因素影響,譬如老闆與你關係不好,或者他太忙,又或者你不懂得「擦鞋」,主動表現你自己,都會令待遇有所不同,於是想到要做別的工作,最好不要打工。那時我買了自己的第一份保單,我的保險顧問跟我說,做保險一定沒有我所說的問題,因為做到多少全看自己能力,不看上司與你的關係,沒有不公平的現象。我就是被這一點吸引而想一試了。

今日回想起來,當年離開記者工作其實有點意氣用事,年少氣盛的我,總覺自己的才能不應被人看扁,於是心有不甘,其實那時初出茅廬,好應虛心學習,收入應是其次,有實力的總會出頭,我就是略為心急了一點。但也可幸這個刺激,令我有機會考慮保險營銷的工作,讓我個人有如斯大的成長。

我找過多間保險公司,最後還是選擇了保誠。選擇公司固然重要,但最關鍵的,應是跟你合作的伙伴。我見過不少營業經理,他們都比較硬銷,說這行業怎樣讓我賺大錢。我覺得每個行業都有人賺大錢,也有人失敗離場的。我想知道的,是我有沒有這個能力,如何能在這裡追求到我想要的東西呢。最後,我透過昔日舍堂師兄的介紹,認識了我當年的上司。他令我相信,透過他們的培訓,我可以怎樣做得專業,不會是個人見人怕的保險人!而且,領航組別中,大多是港大的師兄師姐,令我有種親切的感覺。就這樣,我加入了保誠,成為領航組的一員。至於後來我又為何離開保誠加盟GIA,那是後話了!